分类 按摩 下的文章

小儿推拿——小儿咳嗽

  【概述】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都可引起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通过这一个爆发性的呼气动作,达到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过多分泌物和异性物质。   ...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中指端接或揉,称按天突或揉天突(图206)。 次数:10~15次。 主治:咳喘胸闷、痰壅气急、恶心呕吐等。 临床应用:①咳喘痰壅,可与推揉膻中、运内八卦等穴合用;...

小儿推拿——小儿脑性瘫痪

  【概述】  脑性瘫痪指由多种因素所致的脑部损害,而在出生时即已存在的运动功能障碍。病程一般呈非进展性且有逐渐改善的倾向。  发病原因以围产期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最为常见,其次为妊娠中毒、感染、有害...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1分许。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图230)。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掐之知痛有声者,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前承山

位置:小腿前部、胫骨外侧与后承山穴相对处。 操作:掐、揉本穴,称掐前承山或揉前承山。 次数:掐5次;揉30次。 主治:下肢抽搐。 临床应用:常与拿委中,按百虫、掐解溪等穴合用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

小儿推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概述】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亲神经病毒所起的急性传染病,常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因多见于小儿,且部分患儿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或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故又名小儿麻痹症。本病多散发,但易流行,以1...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箕门

线状穴位。 位置:大腿内侧,骸骨内上角至腹股沟中点一直线。 操作:以食、中二指自骸骨内上角向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尿闭、水泻等。 临床应用:箕门穴...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腹

面状与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腹部(以中腹为主)。 操作(图210):①两手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②以掌或四指端摩腹,称摩腹。 次数: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 主治:...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中脘

点、线、面状结合穴位。 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操作:①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部位,称摩中脘;自天突起沿胸部正中线直下推至中院,称推中脘(图209)。 次数...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

分类

归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