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常养生 下的文章

粗针疗法

  粗针又称巨针,系由《内经》中“九针”之大针演化而来,因其针体特粗而名之。   粗针治疗的针感强,针刺时间短,进针不易弯曲,很少有滞针、折针现象。因此,粗针疗法适用于需要强刺激或放血的病症。  ...

[针灸]针刺麻醉疗法

  「概述」   针刺麻醉疗法,又称“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疗法”,简称“针麻疗法”。它是根据经络理论,按手术要求循经取穴,辩证运用针刺手法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手术时病人完全清醒,术中生理扰乱少,术后机体...

推针疗法

  推针疗法又称浅针疗法、缇针疗法等,是针刺疗法的一种。   缇针是古代九针之一,长10~16.5cm,针头圆钝,有骨制、木制、竹制和金属制品之分。推针疗法就是以此针具推压经穴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

小肠经

     

智能人体针灸模型

  智能人体针灸模型图。   制作单位:上海滕鹰实业有限公司制造、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监制

艾灸关元穴冬病夏来治

  位于脐下3寸处的关元穴,历来被看做是散风寒、补阳气的重要穴位。关于关元穴,古代医学经典《扁鹊心书》里曾有这样的记载——南宋一个退伍军人王朝在年近百岁时依然为非作歹。   被捕后,官府问他为何在这...

清乾隆铜人(清代)

  乾隆十年,清政府下令奖励大型医学著作《医宗金鉴》编写人员每人一个小铜人。当时编纂的官员及医生共有80人之多。此具铜人系发给参编人员之一 ——福海的奖品。   乾隆十年(1745),清政府下令奖励...

针灸,针刺方法之远道刺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输也。”远道刺是一种病患在上,取穴在下,上病下治,引而竭之,以治疗腑病的配穴方法。后世医家则把下病上治,内脏病取肘膝以下穴位,也称为远道取穴法。远道刺法临床应用上相...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

明万历赵文炳铜人图(明代)

  明万历赵文炳铜人图是在明太医院铜人图的基础上,靳贤增补了正侧人图和背侧人图、由赵文炳重刊而成。   该铜人图曾藏于山西平阳府官库,乾隆二年(1737)后下落不明。   康熙四年(1665)林起...

分类

归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