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常养生 下的文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医抗争运动

  全国中医药界联合请愿,1929年2月26日,上海《新闻报》首先披露此事。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动。   1929年2月23—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主...

敦煌医简

  敦煌汉简,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烽燧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简牍。   敦煌医简   简介:敦煌汉简,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烽燧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简牍。  ...

徐凤与《针灸大全》

  徐凤,字延瑞,号泉石,明江右弋阳人,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其著作有《针灸大全》又名《针灸捷要》、《针灸捷法大全》。   【生平】   徐凤,字延瑞,号泉石,明江右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石塘)人,生...

[针灸]三棱针疗法

  「概述」   三棱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针,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砭石刺络法发展而来。传说最初使用砭石治病的是伏羲氏,晋皇甫谧《帝王世...

针灸美容论文

  针炙美容取穴法   骨度分寸取穴法   《灵枢·骨度篇》记述了人体各部的骨骼尺寸,经后人修改补充形成了现在的骨度分寸。这种取穴方法,无论男女、老幼、胖瘦均适用,故在临床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

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在临床方面,涌现出了大批的针灸名家,如王执中、窦汉卿、马丹阳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绝学。   宋代针灸文献特点主要体现在腧穴文献方面。首先于宋初太平年间,在系统整理前代针灸腧穴文献的基础...

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

  针灸大事记1840——1990年。   1851年 吴亦鼎编著《神灸经纶》。   1876年 张镜撰《刺疔捷法》。   1878年 陈惠畴著《经脉图考》。   1899年 刘仲衡著《中西汇...

清光绪铜人(清代)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改建新署时铸制了一具新铜人—清光绪铜人。该铜人由太医院苏秉钧、张庆云监制,铜人铸成后置于太医院“铜神殿”,1925年移交故宫。   清太医院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建新...

針灸改善小兒腦癱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王有鵬的論文《基於針康法的小兒腦癱中醫康復方案研究》,證實頭穴叢刺法結合現代康復技術較之單一的中西醫治療手段,更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專家評價,此為攻克小兒腦癱等神經系統疑難...

缇针疗法

  缇针为古代“九针”之一,是通过对沿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因其以推压为主,故又称“推针”。《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即指缇针可疏...

分类

归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