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小儿肌性斜颈
【概述】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头向患侧侧斜、前倾、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其特征。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造成斜颈的原因至今未明,除先天性畸形学说外,有不少学者认为由胸锁乳突肌局部缺血引起肌纤维化所致。缺血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胎内头位长期偏向一侧,或产程中肌肉内血管中血流有暂时的停滞,以致肌肉供血不足,日后逐渐成为梭状疤痕组织,或代之以纤维条索而造成的挛缩。
【临床表现】
1.出生后,即可在一侧颈部发现有棱形肿物,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多局限于中下段。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因肌肉挛缩牵拉发生斜颈畸形。
2.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旋向健侧,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畸形如不及时矫正,患侧面部相对萎缩,颜面明显小于健侧,个别患者颈椎甚至是上胸椎可见固定性脊柱侧弯。
3.颈部活动受限,尤其以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屈更明显。
4.患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可触及硬质条索状肿块物。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对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仅根据临床表现基本可以作出判断。但通过鉴别用滁其他疾病后,对本病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
(1)先天性脊柱畸形:虽可有斜颈畸形,但无颈部肿块,颈椎正,侧位X线摄片可发现有半椎体、楔形椎或蝴蝶椎先天性脊柱畸形。
(2)代偿性头位(复视伴有头位置的异常):代偿性头位与眼外肌麻痹出现复视有直接关系。头的左倾和右倾与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有关。
【治疗】
1.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常用穴位及部位 阿是穴、患侧胸锁乳突肌及颈侧部。
3.常用手法 推揉法、拿法、弹拨法,及颈部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医生面对患侧,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指揉法,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此时手法宜轻,使患儿先能适应治疗。继而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拿法。同样上下往返,约1~2分钟,并以肿块处为重点,拿得要柔和,以柔含刚,比指揉法再深一层。随后再对胸锁乳突肌作上下往返的弹拨法,同样以肿块为重点,此法刺激力度较大,在弹拨的同时可辅以指揉法以缓解其疼痛反应。然后医生用一手扶住患儿患侧的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颞侧,肩部一手作向下压,头部一手缓缓地将患儿头部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做侧向运动(即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伸展)约3~5次或更多些。然后再放松胸锁乳突肌,约1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时,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要洒些滑石粉,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有汗者,应将汗液抹干再洒滑石粉。
2二嘱其家长协助医生每日做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被动牵拉伸展运动。患儿睡眠时,可在头部两侧,各放置一个沙袋,以纠正头部姿势。
3.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颈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以帮助矫正斜颈。
4.对斜颈的治疗是愈早疗效愈好。若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明显改善者应考虑手术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