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漫画 一丨一点就通
最早的针刺治疗。至少在距今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砭石这种针刺工具进行治疗,这便是针刺疗法的起源。
最早的灸法治疗。同样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成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
《黄帝内经》与针灸体系的初步形成。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问世的《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九针(古代针具合称,由九种针具组成)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此时的医学家们已经能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等技术防病治病,初步形成了针灸学理论体系。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魏晋时期(公元220-589年),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唐朝的针灸学发展。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孙思邈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朝设立的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王惟一与腧穴同人模型。北宋(960年—1127年)著名针灸家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有354个腧穴,并设计制成两具铜人模型。
针具的改进。随着冶金术的发明,针具也得到不断地改进,至《皇帝内经》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针、骨针、竹针而改变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制针,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现在改进为不锈钢针。
施灸材料。施灸材料主要为艾叶。其便于取用,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能穿透皮肤而直达深部。(给翻译参考,不必翻译。何为施灸材料:以艾叶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