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小儿脊柱侧弯
【概述】
正常的小儿脊柱无侧方弯曲,如有侧弯即为病理性改变。多数病例致病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脊柱侧弯;另一部分可由先天畸形(如半椎体、楔形椎体或椎弓发育不良等)、神经麻痹、胸部病变、脊柱感染及肿瘤等引起。也可因小儿长期读书写字时不良姿势,或长期单肩背书包及重物等。脊柱侧弯多发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侧弯出现早,发展快,一般3~4岁的患儿就可有较明显的畸形;多数在10岁方才被发现。本病的发病率女孩多于男孩。
【临床表现】
轻度脊柱侧弯者不引起任何自觉症状。仅在家长为其洗澡或更换内衣时偶然被发现。
较明显的患儿,可发现两侧肩肿有高低不在同一个平面,或体态畸形。
严重畸形则可引起内脏功能紊乱,如心、肺发育不良,肺活量低,当活动时常感气促,心悸,胸闷等。
在胃肠系统,可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在神经系统,可有脊髓、神经很受压等症状。因此,严重脊柱侧弯者。由于主要内脏功能障碍,全身发育不良,躯体瘦小,肢体麻木,体力脆弱等。在中年以后可出现局部疼痛,或肋骨对骼骨翼的挤压痛。
体格检查可发现脊柱侧弯,呈“S”型、背部的一侧局限性隆起。
另外在查体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判断该患儿疾病有否代偿能力。首先看两侧肩胛骨下角和两侧骼翼是否在同一平面。若在同一平面表明是能代偿的,如不在同一平面侧表明是失代偿的。其次叫患儿双手拉单杠,因身体自觉自然下垂,再观察脊柱,若原侧弯的脊柱消失或基本消失,则属能代偿的;若原有侧弯的脊柱毫无改善者,则属于失代偿的。
X线片脊柱呈“S”型,中间称原发性侧弯,其弯度最大;在其上、下方可见相对较小的反向的代偿性侧弯。原发性侧弯部椎间隙左右不等宽,椎体向凹侧倾斜及向凸侧移位,脊柱有不同程度旋转,晚期出现骨性关节炎改变。
【诊断和鉴别】
1.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和脊柱X线即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若儿童脊柱侧弯检查的话,可利用特制光栅作背部云纹图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轻症的患儿。
2. 鉴别诊断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实验室检查及X线(T等检查可排除因脊柱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脊柱侧弯。
【治疗】
推拿疗法仅适应有代偿能力的脊柱侧弯患儿,对失代偿的脊柱侧弯治疗无效。
1.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矫正畸形。
2.常用穴位及部位 风池、天宗、阿是等穴,及颈、胸腰段两侧骶棘肌。
3.常用手法 拿法、按法、按压法、按揉法等手法,并配合伸脊、旋脊等被动运动。
4.操作方法
(1)患儿取俯卧位,医生位于其一侧,先整体从颈部风地穴起沿两侧椎旁肌,经胸段至腰骶段用指揉法,如此上下往返2~3分钟。拿风池、拿颈项肌,继而以掌根按揉骰棘肌,以胸、腰段为主,特别是背脊隆起部分,其掌根按揉时力量浮在浅表者无效,一定要深沉达至骶棘肌的深部;揉幅要小,上下移动要慢,约5分钟,再作骶棘肌的弹拨法。再以双手拇指重叠压按脊柱自胸段而下至腰段。结合脊柱X线,作侧弯矫正法,一手拇指置于偏弯棘突的一侧作向对侧推挤的准备,另一手托住肩前作向后伸展运动,双手同时相对用力共同完成此法(类同于强直性脊柱炎推拿治疗中单侧挺胸伸脊法)。以原发性侧突处为矫治重点部位。最后以擦骶棘肌结束此法的治疗。
(2)患儿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拿风池、拿肩井、按背部骶棘肌自上而下往返约1~2分钟。以双手托起患儿双肘做挺胸伸背被动运动并嘱患儿缓慢深呼吸配合挺胸动作。
再以膝关节抵住原发性侧突部位,双手将患儿双肘向后拉做被动挺胸运动。最后以拿肩井,拍背部胸、腰部自上而下2~3遍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1.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坚持平卧硬板床。
3.每天拉单杠锻炼和做广播体操。
4.有条件者可结合牵引治疗,可穿塑料或钢背心来延缓畸形的发展。
5.对畸形严重者,经保守医疗无效者,应考虑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