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疗法(简称头针),是用针刺头皮的某些特定区域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运用祖国医学的针灸学及现代医学的大脑皮层定位理论的一种新型疗法。

  具有进针快、捻针快、起针快的“三快”特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脉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中督脉“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足少阳胆经“上抵头角,下耳后”;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阳跷绕头,“在项中两筋间入脑”;阳维脉绕头“会哑门、风府,复入风池”,亦通脑。此外,十二经别和十二经筋中,分布于头部者亦多,如手少阳经别,“指天,别于巅”;“足太阳之筋……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足少阳之筋……上额角,交巅上”,“手太阳之筋……上颌,结于角”;“手少阳之筋……上乘颌,结于角”;“手阳明之筋……上左角,络头,下右颌”;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这些分布于头的经别、经筋、.络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脑联系。《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惫矣”,亦即髓脑的内在变化,通过经络气血反映于头部。《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上属于脑。”这就是说,诸脉皆上系于目,会于脑。头脑是脏腑、经络之气血汇聚的部位,它们在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也密切相关。针刺头部刺激区,不仅能疏通气血,调理阴阳,且可系统调节各脏腑的功能,从而治疗全身各种疾病。

  【操作方法】

  一、标准线的定位与主治

  头针施术部位是按区定穴,联穴划线,以线归经。标准线分为4个区,共14条。

  1.额区

  (1)额中线: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0.5寸,即神庭穴向下针1寸。属督脉经。主治神志病及头、鼻、舌、咽喉病等。

  (2)额旁1线: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自发际上 o.5寸,即眉冲穴沿经向下针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肺、支气管、心脏等上焦病症。

  (3)额旁2线:额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自发际上0.5寸,即头临泣穴沿经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胆经。主治脾、胃、肝、胆、胰等中焦病症。

  (4)额旁3线:额旁2线的外侧,直对目外眦角,自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即本神穴与头维穴之间发际上0.5寸,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主治肾、膀胱、生殖系统等下焦病症。

  2.顶区

  (1)顶中线: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属督脉经。主治腰腿足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2)顶颞前斜线:头部侧面,即自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将全线分为5等份,上1/5治下肢运动异常,如瘫痪、无力、关节痛等;中z/5治上肢运动异常;下2/5治头面部病症,如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

  (3)顶颞后斜线:头部侧面,位于顶颞前斜线之后,与之相距1寸,即自百会穴起,止于曲鬓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将全线5等份,上1/5治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头面部感觉异常。

  (4)顶部1线:在头顶部顶中线外侧,两线相距1.5寸,即自承光穴起沿经往后针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腰腿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5)顶部2线:在头顶部顶旁1线外侧,两线相距0•75寸,即自正营穴起沿经往后针1.5寸。属足少阳胆经。主治肩、臂、手之瘫痪、麻木、疼痛等。

  3.颞区

  (1)颞前线:头部侧面,颞部两鬓内,即自颔厌穴起,止于悬厘穴。属足少阳[FS:PAGE]胆经。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口腔疾病等。

  (2)颞后线:头部侧面,颞部耳尖直上方,即自率谷穴起,止于曲鬓穴。属足少阳胆经。主治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

  4.枕区

  (1)枕上正中线: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线,即自强间穴起,止于脑户穴。属督脉。主治眼病、腰腿痛等。

  (2)枕上旁线:枕部,为枕上正中线平行往外0•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眼病及足癣、腰肌劳损。

  (3)枕下旁线:枕部,为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6寸的垂直线,即自玉枕穴起,止于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二、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

  为了便于确定刺激区,根据头颅外的一些标志,设有两条标定线。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

  1.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在此运动区上1/5,主治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主治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2.感觉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在运动区后,相距运动区1.5cm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其上1/5,主治对侧腰腿疼、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和耳鸣;中2/5,主治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主治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颞颌关节炎等。

  3.舞蹈震颤控制区在运动区前,距该区1.5cm的平行线即是。主治:小儿舞蹈病和震颤麻痹综合征。

  4.血管舒缩区与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行,前移1.5cm。主治原发性高血压及皮层性浮肿。

  5.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后各引2cm的水平线内。主治同侧头晕、耳鸣、内耳性眩晕、皮层性听力障碍、幻听等。

  6.言语二区从顶骨结节直引一与前后正中线平行之直线,从顶骨结节沿该线后2cm处往下引3cm长的直线。主治命名性失语。

  7.言语三区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主治感觉性失语。

  8.运用区从顶骨结节向下引一垂线,同时引与该线夹角40。的前后2条线,3条线的长度均为3cm。主治对侧失用症。

  9.足运感区 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lcm,向后引3cm长的直线。主治双下肢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夜尿、多尿、子宫脱垂。

  10.视区枕外粗隆顶端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顶点lcm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4cm长的直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1.平衡区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在枕外粗隆顶端的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顶点3.5cm,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cm长的直线。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

  12.胃区 由瞳孔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从发际向上取2cm即是。主治胃病及上腹部不适。

  13.胸腔区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cm长的平行手前后正中线的直线。主治胸痛、胸闷、心悸、风心病、冠心病、哮喘、呃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14.生殖区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cm长的直线。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

  15.肝胆区从胃区下缘向下引2cm与前后正中线相平行的线。主治肝胆疾患引起的右上腹疼痛等。

  16.肠区 生殖区下缘向下引2cm长的与前后正中线平行的线。主治下腹部疼痛。

  三、取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如眼疾取视区,胃病取胃区等。

  2.对症取穴如眩晕取晕听区,震[FS:PAGE]颤取舞蹈震颤控制区。

  四、操作

  1.针具一般选1.5~2.O寸的30~32号毫针。

  2.进针采用快速进针法,包括以下步骤:

  (1)飞针刺入:用一手拇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约5-10厘米,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约5~1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腹侧屈曲,使针尖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均可。

  (2)快速推进:即在飞针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再沿刺激区,不捻转,快速将针推到一定深度。推针有两种方法:

  单手推进法:飞针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一手拇、食指尖部

  捏住针柄下半部(或将中指扶靠针体末端)沿刺激区方向推进。

  双手推进法:即持针的拇、食指尖部捏住针柄下半部(或中指紧贴于针体),另一手拇、食指尖部轻轻捏住针体近头皮处(防止针体在推进过程中弯曲),然后以持针的手往里推。

  3.行针主要有三种针刺手法,即焦顺发使用的捻转法,朱明清使用的抽气法与进气法,陈克彦使用的迎随补泻法。

  (1)捻转法:要求捻转不提插,一般频率达200次/mjn以匕,针体左右旋转各2转左右,持续0.5~1分钟。在捻转时要求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以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在固定针体的前提下,食指半屈曲状,用食指第1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1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快速旋转。一般捻针后出现针感者,多在5~10分钟内减轻或消失,因此间隔5~10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再捻2次,即可起针。

  抽气法与进气法属于复式提插补泻手法。

  (2)抽气法:押手(左手)固定刺激区,刺手(右手)持针,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针身与头皮呈15。~30。夹角,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刺入皮肤,当针尖进入帽状腱膜下层时,将针体平卧,缓缓刺入1~1•5寸。然后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抵住针身,靠指的爆发力向外速提,速提时似提非提,而针体不动,至多提出1分。如此反复多次,得气后指下有一种既不过于紧涩,也不过于松弛的吸针感。

  (3)进气法:与抽气法不同之处在于,用指[FS:CONTENT_END]

看不到分享图标的话,请关闭浏览器的广告屏蔽功能!


周口殷氏针灸点穴按摩,一点就通!

绿色五角星图标.gif殷氏点穴针灸绿色五角星图标.gif精通中医中药,多年行医经验,结合点穴理疗、针灸推拿、艾炙按摩,,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

电活机图标.jpg 电话: 153 0390 2919 电活机图标.jpg 手机上可直接点击拨打 预约图标.jpg

周口殷氏针灸点穴按摩,专治:中风后遗症、嘴歪眼斜、腰疼、腿疼、腰间盘突出、胃炎、糖尿病、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孕妇不下奶、小儿惊风、小儿疝气等常见病,一次见效,一点就通!

欢迎广大朋友前来治病、交流!

地点是:周口市统计局家属院(周口汽车东站路对面)
一点就通(1d9t.cn)联系地址地图

分类

归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