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症——震颤麻痹

【概述】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和震颤为主要临床特征。震颤多由一侧肢体开始,逐渐扩及全身;因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强直;启步困难,慌张步态,并形成面具样脸。本病主要病理虽为黑质变性,但变性原因迄今未明。目前,西医学采用药物能使症状有一定改善,但无法阻止本病自然发展。

本病相当于中医这之颤证,针灸治疗颤证,在古籍中尚未查到明确记载。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现代报道,最早见于1955年[1]。之后,再未见有人试用。直到70年代中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采用头部穴位针刺治疗并获得一定效果后[2],才逐渐引起针灸界的重视。自八十年代迄今,有关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文章不少,既有个案[3],也有多病例观察总结。在穴位刺激方法,更为多样化,包括头皮针、体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等。其有效率多在80%左右。当然,针灸治疗本病还不能说已经成熟。鉴于本病目前中西医都深感棘手,针灸不失为一种无副作用的有价值的疗法。

【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脑空。

配穴:前顶、百会、承灵、悬颅、天冲、通天。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轮用,每次3~4穴。以28~30号毫针,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深度1~1.5寸,以局部用明显之胀重感为宜。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20~150次/分,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通电时间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停针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震颤麻痹病人53例,经上法治疗后,显效11例(20.8%),好转30例(56.6%),无效12例(22.6%),总有效率为77.4%。发现,经一个疗程治疗无效者,继续治疗效果亦差。病人中强直型患者的疗效优于震颤型者[4]。
电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命门、关元。

配穴:全身症状明显加风池、太溪、肝俞、阳陵泉;上肢震颤为主加通里、曲泽、三阴交、肝俞、后溪、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取,轮换配用。一般每次取5~7穴。其原则为局部取穴和远道取穴、对侧取穴相结合。令病人取侧卧位,先对其中3~4穴施针刺,进针得气后,不再运针,通电针仪。应用连续波,频率为60~80次/分左右,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20~25分钟。在留针期间,取维生素B1(100微克/2毫升)和维生素B12(100毫克/1毫升)各1支,混合吸入注射器内,用5号齿科针头,在未行电针之穴内进行注射,每次2~3穴,每穴0.5~1毫升。注射前先应得气,并缓慢推入。电针与穴位注射均为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针3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手能握筷吃饭,颤动减轻,行走平稳,面部表情大致正常;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改善。共治42例,结果临床痊愈14例(33.3%),好转25例(59.5%),无效3例(7.2%),总有效率为92.8%[5]。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颤区。

配穴:运动区、晕听区。

(二)治法

震颤为主者,仅取主穴,兼肌力增强者,加运动区,因服用药物产生头晕等副作用者,配晕听区。早期,单侧肢体颤动或肌力增强者,仅取对侧头皮针穴区。后期,双侧出现症状则取双侧穴区。并依据肢体的不同病变部位,取相应的区域,如上肢症状明显,取运动区之中2/5区域等。以28号毫针,快速刺入,并推至所需深度,即予以捻针,捻针频率为200~240次/分,持续1分钟,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1次,出针前捻转1次,手法同上。如在对侧肢体出现热、麻、胀者为佳。亦可通以电针,电针频率240~280次/分,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通电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5~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震颤部分停止,历时6个月以上,肌强直基本恢复正常,全身情况接近正常,能恢复工作,但半年后复发;好转:静止时震颤停止8小时以上,肌强直和全身情况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共治34例,4例为个案[6],余30例按上述标准评定:显效13例(43.3%),好转16例(53.3%),无效1例(3.4%),总有效率为:96.6%[7]。头皮针治疗,据我们体会,在早期本病患者的开始治疗阶段,效果较为明显。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舞蹈震颤区(头穴);百会、哑门、风池、曲池、消颤、外关、阳陵泉、太冲。

配穴:气血不足加足三里、合谷;肝肾阴虚加三阴交、复溜;痰热动风加阴陵泉、丰隆。

消颤穴位置:少海穴下1.5寸。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证加配穴,每次取4~5穴。头穴刺入后通以脉冲电流,连续波,频率250~300次/分。主穴之体穴,以平补平泻法,配穴据证施以补泻之法。均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并配合服消颤丸(以天麻、钩藤、珍珠母、僵蚕等制成重9克的蜜丸)或定风胶囊(内含羚羊角粉、洋金花等)和水木冲剂(山萸肉、钩藤、天麻、丹参等),每日2次,每次服2丸或2包。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58例,结果痊愈1例,显效38例,有效92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2.9%[9,10]。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四神聪(或四中穴)、风池、颊车、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

配穴:口干舌尖红加复溜,腰脊强直酸痛加命门、肾俞,便秘苔黄加足三里,言语不利加上廉泉、聚泉。

四中穴位置:四神聪各外开1寸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4~5穴,据症加配穴。用30~32号毫针,四神聪或四中穴以1.5~2寸针向百会穴进针1或1.5寸,风池穴向对侧眼部进针1.5寸,颊车穴针尖向同侧下关穴进针1.5寸,余穴常规剌法。采取捻转补泻法。其中,主穴均用泻法,复溜、命门、肾俞施补法,足三里、上廉泉、聚泉用泻法。除上廉泉、聚泉速刺泻法不留针外,余穴均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作1次捻转补泻法。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7天,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以肢体震颤、步行前冲、言语蹇涩、面肌表情、手指内收的改善作为疗效五项指标。临床痊愈:五项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五项症状减轻50%以上;有效:五项中有二项减轻50%以上;无效:五项症状减轻不明显。共治疗95例,临床痊愈10例(10.5%),显效31例(32.6%),有效34例(35.8%),无效20例(21.1%)。总有效率为78.9%[7,12]。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风池、完骨、天柱、哑门。

配穴:偏于风水者加合谷、曲池;偏于痰火者加丰隆、曲池;兼见瘀血者加青灵、内关;偏于肝阴虚加太溪、三阴交。

(二)治法

用32号1.5寸毫针,完骨进针1寸,针尖向鼻尖,风池进1.2寸,针向同侧眼睛,天柱垂直进针1寸。均用捻转,平补平泻,哑门垂直进针,针尖略向下,患者头部不得前后俯仰。并在0.5~1.2寸范围内提插3次。配穴除太溪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用上法共治疗40例,显效10,好转16,无效14,有效率为65%[11]。

【主要参考文献】

[1]向日。震颤麻痹。大众针灸 1955;(2):21。
[2]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等。头针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和震颤麻痹的初步观察。新医学(神经系统疾病副刊) 1975;(1):10。
[3]张剑秋。震颤麻痹性瘫痪治验。上海针灸杂志 1983;(1):23。
[4]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医科,等。针刺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和震颤麻痹的初步观察。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52,北京。
[5]陶怀玉,等。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震颤麻痹4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9;9(5):17。
[6]焦顺发。头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126。
[7]成都中医学院针灸科。头针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0例病人的治疗体会。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78;(2):63。
[8]秦亮甫。针刺治疗震颤麻痹症30例。上海针灸杂志 1989;8(3):18。
[9]蒋达树,等。针药并用治疗震颤麻痹113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90;31(12):29。
[10]奚桂芳,等。45例针剌和中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上海针灸杂志 1995;14(增刊):54。
[11]陈利国。针刺治疗震颤麻痹4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96;37(4):216。
[12]金钰钧。矩阵针灸对震颤麻痹的康复医疗。 针灸临床杂志 1998;14(3):5。

看不到分享图标的话,请关闭浏览器的广告屏蔽功能!


周口殷氏针灸点穴按摩,一点就通!

绿色五角星图标.gif殷氏点穴针灸绿色五角星图标.gif精通中医中药,多年行医经验,结合点穴理疗、针灸推拿、艾炙按摩,,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

电活机图标.jpg 电话: 153 0390 2919 电活机图标.jpg 手机上可直接点击拨打 预约图标.jpg

周口殷氏针灸点穴按摩,专治:中风后遗症、嘴歪眼斜、腰疼、腿疼、腰间盘突出、胃炎、糖尿病、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孕妇不下奶、小儿惊风、小儿疝气等常见病,一次见效,一点就通!

欢迎广大朋友前来治病、交流!

地点是:周口市统计局家属院(周口汽车东站路对面)
一点就通(1d9t.cn)联系地址地图

分类

归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