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症——中心性视网膜病变
【概述】
中心性视网膜病变为常见眼底病之一。主要由于局限于黄斑区的视网膜组织出现水肿、渗出与出血等炎症改变,中心反射可消失,在水肿处常见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渗出小点。导致患者视力骤然下降、视物变形、变小、出现中心暗点等。本病可反复发作。
针刺治疗本病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有人试用电针球后穴治疗,取得较好效果[1]。较大的突破则出现自七十年代末至今的近二十年,首先是一些有效新穴的发现,使效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各种穴位刺激法的应用,如针刺、耳针、穴位注射、磁穴疗法等,适应了不同需要。从目前已积累的经验看,针灸可以作为本病的主要疗法之一。有人通过对照试验,发现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用激素、抗生素、扩血管剂及能量合剂等的综合治疗[2]。
关于针灸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理,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深入。最近,有人通过对本病患者(男性)针刺前后的性激素改变作了观察,发现针刺对患者血浆性激素浓度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并认为这种调节作用与患者视力的恢复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3]。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新明Ⅰ;2、向阳Ⅰ、向阳Ⅱ。
配穴:新明Ⅱ。
新明Ⅰ位置:翳风前上五分,耳垂后皱折中点。
向阳Ⅰ位置:以甲状软骨上缘为标志,向两则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向阳Ⅱ位置:舌骨水平线,向两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新明Ⅱ位置:眉梢上1寸,外开5分凹陷处。
(二)治法
主穴任选一组,每次只取1穴。其中,新明Ⅰ效不佳时,可加新明Ⅱ。新明Ⅰ操作:针体与皮肤成60度角,与身体纵轴成45度角,快速进针,再向前上方徐徐刺入,至下颌骨髁状突浅面,可获针感,然后以捻转结合小提插手法促使针感到达眼区,运针1分钟出针;新明Ⅱ:针尖呈水平刺入,缓慢进针5~8分,同上手法运针1分钟去针;向阳Ⅰ:取仰卧位,将患者肩部垫高,头稍后倾,充分暴露颈部,进针前先用左手将穴位附近搏动之颈动脉摸清,轻压颈部软组织,待眼区有感觉后,持针自胸锁乳突肌内缘与血管间迅速刺入皮肤,以45度角沿着向后、向内、向上的方向,将针缓缓送入约1.5~2寸,待出现针感后捻动针柄,使针感达眼区,用轻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手法运针后,留针10分钟。向阳Ⅱ操作与向阳Ⅰ相同。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远视力达1.0以上,自觉症状消失,眼底黄斑部水肿消退;2、有效:视力提高,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眼底病变好转;3、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共治疗1003例,总有效率在90.5~97.66%[4,5]。
气功针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睛明、太阳、球后、承泣;2、翳明、新明Ⅰ、足三里、合谷;3、新明Ⅱ、印堂、曲池、行间、光明。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穴,三组交替选用。嘱病人取仰卧位,舌尖舐上齿龈,默念“静”、“松”二字,轻闭双眼,放松全身,排除杂念,内视丹田,口中唾液较多时可分三口咽下,不可吐出。如此保持10分钟左右,才开始针刺治疗。针刺时,医者应运气于手指尖,使气通过针体导入穴位,并让患者将意念由丹田转移到针刺部位。每个穴留针5~6分钟。起针后让病人作深呼吸3次后,再针第二个穴位,直到一组穴针完为止。先头面后四肢,一般不超过6个穴位。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2例(233只眼),基本痊愈163只,总有效率为98.5%[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球后。
配穴:合谷、太溪、太冲、光明。
(二)治法
主穴取患侧(双眼患病取两侧),以32号1.5寸细毫针,快剌入皮下,沿眼球与眶内壁之间缓慢进针1寸左右,作小幅度低频率轻轻捻转(不得提插),待眼球有较强烈的酸胀感后,留针30分钟。其间按上法运针2~3次。配穴酌加,其中合谷、光明平补平泻,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86例计93只眼,经半至3个月治疗,痊愈46眼,显效27眼,有效14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3.6%[7]。
【主要参考文献】
[1]徐锦堂。球后奇穴电针对中心性视网膜炎的疗效观察。哈尔滨中医 1961;4(10):39。
[2]汪元骏,等。中心性视网膜炎患者针刺前后的性激素改变。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33~34,北京。
[3]杨和春。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55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12):731。
[4]叶玲梅。针刺向阳穴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600例报告。浙江中医药 1979;(7):257。
[5]李聘卿。针刺治疗陈旧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403例疗效观察。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 1979;74 北京。
[6]陈长义。气功针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162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1;11(6):9。
[7]俞定芳,等。针剌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6例。 中国针灸 1997;17(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