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症——胆道蛔虫病
【概述】
胆道蛔虫病系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症。临床表现为剑突下突发强烈的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向肩胛间区或右肩放射,部份病人伴恶心呕吐,继发感染时有发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间歇期疼痛可消失或很轻微。
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始见于五十年代末[1]。用针灸配合内服乌梅汤治疗48例胆道蛔虫病患者,结果均获痊愈[2]。近二十余年来,非手术疗法已逐渐成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无论在方法上或疗效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如在诊断上,发现约80%病人的胆囊穴有触痛或可触及硬结;取穴上,从各地经验看以循经取穴配合局部选穴较佳;刺激法上,广泛应用毫针、粗针、电兴奋、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综合各方面资料,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疗效在95%左右,特别是在早期,更有肯定的效果。
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作用机理,一些实验证明,针刺有效穴位,对奥狄氏括约肌有明显解痉作用,并能使胆总管收缩,这可能是针刺驱除胆道蛔虫的生理基础。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两组。1、中脘透梁门、大横;2、胆俞、脾俞。
配穴:迎香透四白、至阳、期门、太冲、足三里。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组,如效不佳,再酌选配穴。两组主穴可轮用,亦可单独用。中脘透梁门,右侧腹痛明显透右梁门,左侧明显透左梁门;大横穴可深刺至2寸左右;胆俞、脾俞,亦宜以28号针略向脊柱斜刺至有酸、麻、胀强烈得气感。余穴均须激发明显的针感。然后大幅度捻转提插,施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观察825例,针刺为主结合药物驱虫,平均治愈率约 95%。其中520例,仅用第二组主穴,结果1~3次治愈309例(59.42%)[3~5]。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1、阿是穴2。
阿是穴1位置:位于足三里下,压痛感最显处。
阿是穴2位置:位于右侧臀部,在骶管裂孔与大转子高点连线以上外1/3处之敏感点。
(二)治法
任选一主穴。阿是穴1,先于该穴上反复用力按压,当腹部剧痛出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倾向时,即在此点进针。得气后,宜采用“气至病所”手法,反复施行,使针感向腹部方向传导。留针时间据症情变化而定,在此期间可间断予以运针刺激。阿是穴2,用5寸长毫针垂直剌入2~3寸,持续捻转5分钟,当疼痛大减后,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或据疼痛情况随时施针。
针刺治疗同时可服乌梅汤加味或食醋适量,每日3次;鼓励患者进高脂肪餐。在疼痛缓解24小时后,每日服驱蛔灵3.5克,连服两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治疗283例,其总有效率为96.8~100%[6,16]。
粗针
(一)取穴
主穴:主穴。
配穴:上合谷、胸椎7透胸椎9。
主穴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上缘。
上合谷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基底部。
(二)治法
先取主穴,如不能即时止痛加取配穴。患者端坐低头,暴露背部,选直径1毫米粗,2寸长之特制粗针(赤医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对准主穴,向下斜刺至皮下,然后顺脊柱平刺1~2寸,留针;上合谷以28号3寸毫针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退至皮下沿第二掌骨向指掌关节透刺;另用同样粗细和长度的毫针,从第7胸椎棘突上缘沿皮下透向第九胸椎。留针时间亦可据症情变化而定。每日1次,3次后改为隔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粗针(原名赤医针)上法治疗920例,治愈率在95%左右[7,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期门、阿是穴、胆俞、鸠尾。
配穴:中脘、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腹部压痛最显著处。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K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以主穴为主,疗效不明显者改取配穴。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阿是穴须用皮内注射针头刺入,将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内,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样变(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影响效果)。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种药物中的任一种,针入得气后,缓缓推入。维生素C每穴0.3~0.5克,维生素K3每穴0.5毫升,当归液每穴0.3~0.5毫升。穴位注射,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5例,胆绞痛有效率93%~100%[9~11,14]。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胰胆、迷根。
配穴: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二)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针左侧。捻转运针,刺激须强,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5~10分钟行针1次;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106例,止痛有效率84~97%[12,13]。
指针
(一)取穴
主穴:胆俞。
(三)治法
患者取俯卧或伏案位,医者以双拇指按揉胆俞穴,壮实者施力重,瘦弱者可轻柔些,以酸胀为度。每次施术5~10分钟。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0例,疼痛消失1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15]。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寿良。针治胆道蛔虫病一例记实。江苏中医 1959;(4):31。
[2]童袁泰,等。针灸、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初步分析。中华外科杂志 1959;7(6):547。
[3]王健秋。针刺结合药物驱虫治疗胆道蛔虫症271例疗效观察。针灸杂志 1965;(1):17。
[4]高云甫。针刺胆俞 脾俞治疗胆道蛔虫病520例临床分析。江西中医药 1981;(4):27。
[5]梁栋富。针刺至阳穴治疗胆道蛔虫病34例。福建中医药 1985;6(1):31。
[6]宋宗俭。针刺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262例。中国针灸 1981;1(2):15。
[7]福建南平市立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880例临床观察报告。中西医急腹证通讯 1976;(2):30。
[8]袁安仁,等。赤医针治疗胆道蛔虫症40例。福建医药杂志 1980;(3):5。
[9]王诗铭。腹部阿是穴皮内水针疗法对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48,北京。
[10]唐建国。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胆道蛔虫症。湖南医药杂志 1987;(1):62。
[11]许毅。当归液胆俞 穴位注射治疗胆道蛔虫症。赤脚医生杂志 1975;(1):36。
[12]南通医学院附院内科。针刺耳迷根穴治疗胆道蛔虫症23例临床观察。医疗教育参考资料 1979;11:。
[13]玉溪地区第二期耳针学习班。耳针对胆道蛔虫症止痛作用25例初步观察。玉溪医药资料 1975;(1):19。
[14]张天寿。维生素C鸠尾穴位注射治疗胆道蛔虫胆绞痛。皖南医学院学报 1989;8(2):145。
[15]郑小敏,等。按摩胆俞穴治疗胆道蛔虫症。福建中医药 1988;19(6):3。
[16]饶筱荣。针剌治疗胆道蛔虫31例。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