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症——声带病变
【概述】
声带病变包括声带肥厚、声带小结及声带麻痹等,因其在针刺取穴治疗时,有共同之处,故并作一起讨论。声带肥厚指声带肿胀或增厚,声带小结为两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所发生的对称性小结,两者均属慢性喉炎所致;声带麻痹,为喉运动性神经疾病,多因神经损伤造成。三者都以声嘶为临床主要表现。目前,现代西医学对上述声带病变,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现代,早在50年代,就已有人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等刊物上,载文介绍三病症的针灸治疗。至60年代,观察更为细致,发现在针刺后,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可使声带息肉缩小,少数声带小结消失[1]。用耳针也有类似效果。在70年代,开展穴位注射治疗声带病,特别是用传统的银针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疗效颇好。目前治疗方法仍以针灸为主,但在手法上有较多探索,使疗效有所提高。国外,前苏联和日本等都有针灸治疗声带病的临床文章,如日本学者针刺甲状软骨下端两侧穴位,留针并作短暂通电,使一半以上病人的声带小结消失[2]。针灸治疗声带病的疗效在85%以上。
【治疗】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肺、大肠、肾、膀胱、咽喉;2、心。
配穴:气管(耳穴);太渊、照海、列缺、合谷(体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取一组。第1组酌加配穴,针法:双侧耳穴均取,针刺入后,作轻微捻转数下,至有胀痛感后留针。其中肺穴,可采取一穴多针之法。体穴,针刺得气后,平补平泻。均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主穴宜作间隙捻针刺激。
第2组先用经络探测仪在耳甲腔选出心穴(通常心区通电值较周围高150毫安),以5分毫针针剌5~10分钟,以患者略感微胀并伴有蚁行感向咽部传导效果更佳。上法均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间隔3~5天再继续针刺。
(三)疗效评价
以第1组穴治疗7例声带小结患者,结果症状全部消失,小结消退或仅留痕迹[5,6]。以第2组穴治疗68例声音嘶哑症患者,结果痊愈44例,显效24例,愈显率达100%[10].
腕踝针
(一)取穴
主穴:上1。
(二)治法
两侧均取。以1.5寸不锈钢针刺入,针尖呈30度角刺入皮肤,进皮后即将针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皮下直线进针1.2~1.3寸,以无酸胀痛等感觉为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失音患者26例,结果均在3次内获愈[9]。
体针
(一)取穴
主穴:人迎、水突。
配穴:廉泉、扶突、合谷、丰隆、照海、少商、太溪。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刺人迎或水突时,患者取正坐位,头略后仰。术者取准穴位,避开动脉搏动处,用1寸长之32号毫针,快速破皮,斜向喉结刺入0.5~0.8寸,作中等度刺激,以提插加小幅度捻转为主,使局部产生有鱼骨卡喉的胀感或异物感,如能传导至喉最为理想。其他穴位,颈部穴最好亦能引发同样针感,四肢穴则宜激发经气上行。均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主穴宜间隙行针2~3次,或通电刺激10分钟,用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声带部器质性病变消退;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声带残留器质性病变;有效:症状减轻,声带部器质性病改善;无效:治疗后,体征症状均未好转。
共治424例各类声带病,结果痊愈268例(63.2%),显效92例(21.7%),有效58例(13.2%),无效6例(1.9%),总有效率为98.1%[3,4,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人迎。
配穴:肩贞、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100微克/1毫升加维生素B150毫克/1毫升,临用时混合。
人迎穴作穴位注射。以5号齿科针头将上述药液共2毫升吸入注射器,然后,刺入人迎穴,缓缓送针,直至得气,略作提插,使针感最好传导至喉部,然后慢慢推入药液,每侧为1毫升。配穴采取毫针刺法,刺至局部有酸胀感时,行针2分钟,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穴位注射隔日1次,针刺每日1次。在停用穴位注射这一日,可针刺入迎穴。5(穴位注射)~10次(针刺)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本法可治疗各种声带病。共治116例,结果,痊愈64例(55.1%),有效36例(31.0%),无效16例(13.9%),总有效率为86.3%[7]。
【主要参考文献】
[1]左锦鸿。针刺治疗声嘶的初步观察(附41例报告)。武汉医学杂志 1965;(1):47。
[2]李复峰,等。国外针灸经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
[3]陈 静。针刺治疗声带疾患74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 1987;28(5):47。
[4]皮 健。针刺人迎、水突穴治疗歌者声带肥厚5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7;7(3):17。
[5]陈学文。耳针为主治疗声带小结临床观察。陕西中医 1986;7(11):510。
[6]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62。
[7]赵一鹏。针刺与穴位注射治疗声带病116例。中医杂志 1979;(9):410。
[8]杨传贤。针刺治疗噪音疾病30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88;8(2):12。
[9]陈仁华。腕针治失音26例。上海针灸杂志 1988;7(3):43。
[10]曹华,等。耳针 治疗声音嘶哑症68例。中国针灸 1996;16(5):18。